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判断理由。
22、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参考答案:错误
(1)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
(2)教师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
23、教学具有教育性。
参考答案:正确
(1)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
(2)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3)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
24、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参考答案:错误
(1)短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有限,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复述,则就会再次进入瞬时记忆,最终遗忘。
(2)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
25、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错误
(1)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的过程,本质是增加某种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
(2)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本质是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