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册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册 / 教师资格 / 综合素质 / 正文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真题与答案(二)

来源:学习册发布日期:2019-05-16

二、简答题(共两题,15分道,满分30分)

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情是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固素。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水平是随着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

4)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6岁

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参考答案:

幼儿的学是以无意学习为主,并且通过看似无意的生活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有生活就有幼儿的学习。幼儿的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学习,其认识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儿童通过动作以及与具体事物的接触,在生活中尽情地活动和思考。

生活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旨在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活动必须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而开展蕴含多种教育价值的教育活动——幼儿从活动中逐步进行学习,获得发展。

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情景,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儿童的学习将是事倍功半的。

反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可以较容易地感知事物的特征、理解一些规律,进而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必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Copyright © 2019-2020 xuexice.cn All right reserved. 学习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