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50分)
(五)文言文阅读(13分)
与子俨等疏①(节选)
【东晋】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②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④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⑤,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⑥仰止,景行⑦行止。”虽不能尔,至心⑧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③役:从事。④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⑥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⑧至心:至诚之心。
14.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
参考答案:没有猜疑,没有猜忌
(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
参考答案:终身,一辈子
15.用“/”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参考答案: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荣水之劳/何时可免
16.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
参考答案:C
17.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2分)
参考答案:希望兄弟五人能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徳,同心同德团结友爱
18.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从学过的诗文看,陶渊明是一个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热爱田园生活的人。例如《饮酒(其五)》便写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本文看,陶渊明面对孩子们的劳役之苦和将来的生计问题,感到歉疚和担忧;同时又反复交代他们要相亲相爱,所以他又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