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4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 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音 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
B.【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
C.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
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
参考答案:A
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C.何陋【之】有 《陋室铭》)
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参考答案:D
12.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B.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
C.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
D.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参考答案:C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
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
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
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
参考答案:C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2 分)
参考答案: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2 分)
参考答案: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