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册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册 / 2019高考 / 语文 / 正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真题与答案(二)

来源:学习册发布日期:2018-12-21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 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 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 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候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 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 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谕悦自由的心理体猃,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 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大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来坐宝 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題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 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煤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诮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

C.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

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里要原动力

参考答案:D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参考答案:B

7、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李受到数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1)赞同。(2)美是真理的光辉,学习数学会有韵律美的体验和感悟。机械的题海战术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使孩子们失去了探寻科学美的机会。

Copyright © 2019-2020 xuexice.cn All right reserved. 学习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