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4分)参考答案: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