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参考答案:天气晚来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参考答案:苔痕上阶绿
3.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朴《天净沙·秋》)
参考答案:白草红叶黄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参考答案:敏而好学
5.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性查子·元夕》)
参考答案:人约黄昏后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宣。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__________居士。(2分)
参考答案:东坡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激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关景。
D.三、四句写出谈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参考答案: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翠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的,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假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客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出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的”“堪”“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参考答案:B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参考答案:(鱼)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10. 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清澈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